近幾年,隨著高爐冶煉的不斷強化,延長高爐爐休壽命已成為煉鐵生產中急待解決的突出問題:根據高爐爐身、爐腰、爐腹的侵蝕機理,探討高爐壽命問題。
研究指出,高爐爐身、爐腰、爐腹的結構以及冷卻設備及冷卻方式選擇恰當,高爐才能長壽。爐役后期定期對爐襯進行局部修補,是延長高爐壽命的有效措施。
前言:新建一座大型高爐或對一座進行改造性大修,耗資巨大,多達上億元。因而高爐使用壽命直接關系到鋼鐵行業的經濟效益,高爐長壽也就順理成章成為現代化高爐追求的目標。
隨著世界各國鋼鐵行業技術的進步,尤其像日本這樣工業發達的國家,高爐維護長壽技術己經取得了顯著成果:有資料顯示日木川崎千葉鋼廠的6號高爐,一代爐齡(無中修〉為20年零9個月,創造了世界高爐長壽記錄。
國外大型高爐壽命在不中修訂情況下可以達到11-12年之間,我國高爐壽命要低于國外高爐一般水平,一般一代爐役無中修壽命低于10年,僅有少數高爐可以實現10?15年的長壽目標。
影響高爐長壽的主要因素分別為高爐建設和投產后的維護兩個方面:在高爐建設投產之后,高爐則是依賴高爐冶煉技術的進步和內襯維修技術的發展來延長使用壽命。
*免責聲明:轉載內容均來自于網絡,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本人將予以刪除。